
学生问曰:今见黄连类方亦治心中烦,然黄连阿胶汤、黄连汤、黄连温胆汤皆清心除烦,其方证层次如何厘清? 林师答曰:此问直指少阴热化与痰火扰心之辨!
三方虽皆治烦悸,然病机有阴虚火旺—寒热格拒—痰热内扰之异: 黄连阿胶汤治少阴热化,心肾不交,其心烦如焚,不得卧,舌红绛少苔,脉细数,因肾水亏虚,心火独亢。
方中黄连、黄芩直折心火,阿胶、鸡子黄滋填肾水,芍药敛阴和营。
我曾治一更年期烦悸者,彻夜不眠,舌裂无苔,投黄连阿胶汤原方,3剂得眠。
此方贵在泻南补北,非单纯清热可及。
黄连汤治上热下寒,阴阳升降失常,其烦悸伴腹中痛、欲呕吐,苔白腻中间黄,因胸中热、胃中寒,寒热格拒。
方中黄连清上,干姜温下,桂枝通阳,半夏和胃。
较之黄连阿胶汤,此方侧重调和寒热而非滋阴。
黄连温胆汤治胆胃不和,痰热内扰,其烦悸伴失眠多梦、呕恶苔腻,脉弦滑,因痰浊郁而化热,上扰心神。
方中温胆汤理气化痰,黄连清热燥湿。
三方之别,犹如滋水降火、平调寒热、化痰清胆,虽皆用黄连,靶点迥异。 学生问曰:若烦悸见舌红少苔,黄连阿胶汤与天王补心丹皆滋阴安神,如何抉择? 林师答曰:此问涉阴虚火旺与血虚燥热之辨!
二方虽皆治虚烦,然病机分属少阴与厥阴: 黄连阿胶汤治少阴阴虚火旺,其烦为心中烦热,坐卧不安,伴口燥咽干,脉细数,因肾水不足,心火亢盛,病在津亏。
天王补心丹治厥阴血虚内热,其烦为虚烦神疲,梦遗健忘,伴手足心热,舌红少津,脉细而数,因肝血亏虚,虚火内扰。
我曾治一长期失眠者,心悸健忘,前医投黄连阿胶汤效微,察其舌红干瘦、脉细无力,改天王补心丹(重用生地),7剂烦减。
此因血虚生燥非纯滋肾可解,必养血以安魂。 学生问曰:黄连类方中,黄连用量悬殊,如黄连阿胶汤用四两,而交泰丸仅用五分,其中法度何在? 林师答曰:黄连用量乃清热与引经之尺规! 黄连阿胶汤中黄连用四两,因心火独亢,需大力直折,配阿胶泻火滋水,如大雨灭火。
交泰丸中黄连仅用五分,配肉桂一分,因心火偏亢,肾阳不足,黄连清心火为佐,肉桂引火归原为主,如小火引路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言黄连主热气,目痛眦伤泣出,其性大苦大寒,然配伍重剂滋阴药(如阿胶)则变燥为润;
配伍辛热药(如肉桂)则交通心肾。
我曾治一心烦脚冷者,舌红脉细,予交泰丸(黄连3克,肉桂1克),一剂烦平。
此即量变致用之妙:重用则泻火,轻用则引经。 学生问曰:从圆运动视角,黄连类方如何调节心肾水火的升降交合? 林师答曰:圆运动是烦悸证治之枢机!
心烦本质是心火不降,肾水不升,黄连类方皆在调此水火周流: 黄连阿胶汤以黄芩、黄连降心火,阿胶、鸡子黄升肾水,如降浊升清;
黄连汤以黄连清胸热,干姜温胃寒,桂枝通阳,如旋运中轴;
交泰丸以黄连降心火,肉桂升肾阳,如小轮转动。
我曾治一围绝经期怔忡者,上热下寒,脉寸旺尺弱,予黄连阿胶汤加肉桂,5剂症减。
此案深谙欲交心肾,先复升降之圆机。 学生问曰:临证见烦悸伴胸闷苔腻,黄连温胆汤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如何分层? 林师答曰:二者之别,首辨痰热与郁火孰重: 黄连温胆汤治痰热内扰,胆胃不和,其烦悸伴呕恶、苔黄腻,脉滑,因痰浊壅遏,如雾霾蔽日;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少阳郁火,痰热扰神,其烦悸伴胸满、惊惕、脉弦,因气郁化火,如木郁化火。
曾治一焦虑症患者,心烦胸闷,舌红苔黄厚,初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无效,细察其呕恶痰多,改黄连温胆汤加胆南星,7剂烦减。此因痰阻气机非解郁可解,必化痰以清窍。 学生问曰:师言舌为心苗,于黄连类方之辨,舌象如何作为辨证眼目? 林师答曰:舌象是方证鉴别之镜!
临证需三辨: 舌红绛无苔如猪肝,属肾阴枯涸,宜黄连阿胶汤;
舌淡嫩苔滑,属阳虚水泛,非黄连所宜,当用真武汤;
舌红苔黄腻,属痰热互结,宜黄连温胆汤。
我曾治一心悸者,舌中裂纹如刀割,投黄连阿胶汤加龟板,舌润而悸平。
此即舌为脏腑外候,观舌可窥病机深浅。 结语:黄连类方治烦悸,犹如调灯之师,或添油降焰(黄连阿胶汤),或拨芯通气(交泰丸),或清罩除尘(黄连温胆汤)。
跟师者当于心中烦中细察水火升降,于黄连芩连间深究阴阳交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配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