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图片
练过功夫的人常听师父念叨 “中节不明浑身是空”,可这藏着发力玄机的 “中节”,既不是腰也不是腿,而是我们常常忽略的 —— 骨盆。它就像身体里的 “双料枢纽”:既是武学内劲的源头,又是维系健康的 “地基”,想懂真发力、想解腰背痛,先得把骨盆的门道摸透。拳谱里早说透了:“有不得机不得势处,身便散乱,其病必于腰腿求之”。可 “求腰腿” 的核心,其实是练骨盆。内家拳讲的 “龙虎二劲”,全靠它撑着:龙劲是竖劲,要靠腰脊有弹性,而这份弹性来自骨盆往下沉;虎劲是横劲,得靠骨盆开合裹拧,没了骨盆的带动,再使劲也是 “散劲”,打出去没力道。更关键的是骨盆环 —— 左右髋骨、骶尾骨拼出的环状结构,是身体 “劲路传输站”。你蹬地时,地面反作用力顺着腿到股骨头,再进骨盆环:一股往前传去耻骨,一股往后到坐骨,还有一股往上走髂骨,最后在骶骨汇合。整个脊柱像 “龙骨”,全靠骶髂关节这个 “三角架” 托着,骨盆就是劲从下往上送的 “传送带”;反过来,头、肩、胸廓的重量往下压,也是经骨盆传到足底,形成 “劲路闭环”—— 这才是功夫里 “发力透劲” 的关键,劲能穿过骨盆,才算练到了家。可别只当它是练功的事,骨盆还是很多健康问题的 “隐形病根”。不少人腰突、颈椎病总盯着腰和脖子,其实问题可能在胯上:胯一僵,尾椎腰椎没法自然下沉,上半身重量天天压着,椎间隙越挤越小,腰突就来了;脊柱下端的骶髂关节要是锁死,毛病还会顺着脊柱爬去颈椎 —— 就像一根水管,下面堵了,上面哪能通畅?老骨科大夫治颈椎常从胯部下手,就是懂这个理。成年人的骨盆,大多逃不过 “僵硬粘连”(产后女性可能会有松散、假胯宽的特殊情况),所以练骨盆第一步,是把周围韧带练松,把关节腔打开。师父教功时总爱摸弟子的臀:“有没有往下坐的意念?尾闾有没有往下插的劲?” 其实就是把骨盆这根 “大弹簧” 压实,随时能蓄力。真要练出东西,骨盆得过三道关:一是松沉,不下坐就 “无根”,劲传不到足底;二是合转,能裹拧开合才出横劲;三是兜敛,上兜时收小腹,下放时松小腹,练的是 “丹田之气”—— 四肢能灵活得劲,靠的就是这股 “盆胯之气”。不管你是想练出真功夫,还是想摆脱腰背不适,都得记住:骨盆是身体的 “根”,根扎稳了,劲才顺,健康才牢。#骨盆#胯#内家拳#内家拳胯#练胯
名称已清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配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